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甘肃武威市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的东北部,境内有水库、湿地和优质农田,是甘肃重要的农业区。与此同时,民勤县三面被沙漠包围,因此也是中国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的最前线。
近年来数智化技术飞速进步,民勤县开始积极探索用先进科技来防沙治沙、发展农业生产,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近日记者跟随“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甘肃民勤乡村振兴媒体行活动来到民勤县,走访了中国移动在各个乡镇村落建设的数智化基础设施,见证了民勤县与中国移动合作完成的节水治沙、森林防护、智慧农业等案例,这些案例也是中国坚持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结出的硕果。

山羊有了“数字标签”
从民勤县城出发,沿着公路向西北方向走70多公里即可到达红砂岗镇花儿园村,从村子出发再走近20公里,在临近山边的地方住着13户村民。由于位置偏僻,又有大山遮蔽,这里的手机信号一直很弱,村民们用手机打电话只能爬上山脊或者骑行几公里寻找信号。2025年3月,中国移动民勤县公司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创新地采用4G拉远基站技术,在海拔1580米的险峰之上架起了信息天路。现在村民们走到哪里都有满格的手机信号,接打视频通话也非常流畅,还开始在农牧业生产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

中国移动网络维护人员唐鹏天告诉记者,由于地广人稀,牧民养殖的山羊总是容易跑丢,中国移动为每个山羊装上了物联网标签,让村民们可以在手机上看到每只羊的实时位置。如今,村民们终于不再需要时刻盯着羊群,把羊撒出去就可以做别的事情,收拢羊群时看看手机定位,就可以迅速找到每一只羊。
有了网络之后,村民们还可以用手机实时查询山羊肉、山羊绒的行情,根据行情变化适时出售自己的山羊,收入增加了不少。现在村民们还在学着直播卖货,向远方的客商推销自家的优质羊绒。
森林防火、农业生产有了“智慧帮手”
西边是巴丹吉林沙漠,东边是腾格里沙漠,只有被夹在中间的民勤县有绿色和人烟,所以当地老百姓一直把阻挡沙漠侵袭的草原、森林视如生命。在民勤县,很多人家代代从事植树造林工作,誓要保住难得的生态环境。
由于当地长期干旱、易发生火灾,政府非常重视森林防火,每年都会组织人员定期开展巡检防护,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2023-2025年间,中国移动克服光缆传输距离远、车辆难以进入沙化腹地等困难,先后在民勤县草原、森林、沙化封禁等区域安装了5套高空瞭望监控塔,对周边进行远程智能监控。以前人工全面巡检一次要用去半个月,现在巡检人员只需要打开APP,就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全区域的自动巡检,及时发现违规放牧、火灾隐患,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智慧监控系统不仅可以用于草原、森林防火巡检,还可以用于经济作物的智慧管理。在民勤县大坝镇文二村,记者还未下车就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农业大棚。据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介绍,民勤县是人参果的重要产区,仅文二村就有135座大棚,占地约550亩,单棚年均收入近9万元。由于当地经常出现大风扬沙天气,以前大棚管理需要专人经常查看大棚和人参果的情况,现在中国移动为种植户安装了宽带网络、智慧摄像头系统,有效减轻了巡视工作量。

记者在一些大棚里看到,种植户在内外安装了多个摄像头,棚内摄像头用于远程查看人参果长势,棚外摄像头则主要用于守护大棚的安全。
民勤移动大坝网格长聂菊萍告诉记者,曾有种植户误触遥控器致大棚卷帘门意外升起,幸亏现场的智慧监控系统发出预警,提示种植户及时将卷帘门放下,避免了两万多元的损失。
兼顾生产生活与生态安全的“数智引擎”
据统计,民勤县年均降水量仅11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644毫米,属于典型的极端干旱区,绿洲的维持完全依赖地表河水和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不足1亿立方米。在水资源如此紧缺的地带,当地22万居民、30万亩耕地要长期存续,就必须把节水做到极致。当地政府与中国移动合作,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检测水量水位、土壤墒情,精准管控居民用水,并运用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对农作物按需供水,大幅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也为全球干旱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样板。
过去民勤县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一直采用“户均固定金额+政府定期供水”的方式,没有办法掌握实时用水量,浪费了不少水资源。2021-2024年,中国移动在民勤县农村安装了5万多块智能水表,居民们在APP上缴纳水费即可随时用上自来水,政府则可以通过智能水表掌握水资源的实时消耗,及时针对异常情况采取对策。据了解,安装智能水表后,当地老百姓每年水费少了一半,生活用水总体节约了20%以上。

走进民勤县双茨科镇,一排排玉米在农田里晃动着绿叶,展示着勃勃生机。技术人员提醒记者查看田地土垄间纵横交错的黑色浅埋滴灌带,水分、养分通过这些管道系统精准滴灌到玉米根部,与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大水漫灌的景象截然不同。
据了解,这里是民勤县高标准农田与灌区智能化管理示范点,依托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大数据、5G和AI+SaaS技术,以数智化手段精准调控水源、泵站、机井及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实现按需供水、精准施肥。系统还会实时采集气象、墒情、虫情、苗情等数据,汇总农情动态并进行分析、图形化展示。

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告诉记者,现在农户们可以通过5G/4G网络远程查看数据、操控设备,不但大幅度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还节水节肥。实测数据表明,精准滴灌技术比传统灌溉方式节约用水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了30%-50%,还能节省人力80%。
以优质通信服务支持“植树造林”活动
2025年3月,民勤县发起举办了“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志愿者、游客参加,原本寂静的腾格里沙漠一下子涌进了上万名志愿者。
为做好此次公益活动的通信保障工作,中国移动民勤县分公司组建了专项保障团队,利用5G应急通信柜、亚太6D高通量卫星搭建了“超级基站”,实现活动区域的5G信号全覆盖,峰值速率达到800Mbps。针对风沙侵蚀、昼夜温差大等现实问题,中国移动民勤县公司创新地采用了一体化应急通信柜及双链路切换技术,确保极端温差、恶劣气象条件下的网络稳定,遇到问题可70ms内网络无缝切换,并由智能运维平台执行7×24小时网络质量监测。

在活动进行期间,白天地表温度超过50度,夜间则会降到零度以下,时常有风沙吹过,不过参与植树活动的人们对网络的体验一直很好。现场很多人边种树边做在线直播,有的则在种好树之后跟远方的亲友进行视频通话,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周围的景色。人们共同的感受是网络非常流畅,丝毫没觉得跟城市里的信号质量有什么差异。
蜜瓜成熟,香飘万里
民勤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所以当地种植的蜜瓜甘甜多汁,远近闻名。此次媒体探访活动正值7月初,民勤县的20万亩蜜瓜陆续成熟上市,一时间当地成了甜蜜的海洋。远近客商纷纷赶来民勤收购蜜瓜,主播们也积极行动起来,走进乡镇农村、田间地头,通过手机和5G网络向自己的粉丝们介绍民勤蜜瓜的生长环境、风味特色。

每年这个时候,中国移动民勤县公司都会到现场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支持500Mbps左右的下载速度,确保主播们的线上直播全程不卡顿、互动反应快。记者现场采访了几位带货主播,都反映当地移动的5G网络非常给力,直播非常通畅,吸引全国各地的客户接连不断地下单。看来,今年民勤蜜瓜又迎来了一个增量增收的好年景。
走过民勤的山岭、沙漠、草原、林区,随处可见干旱、风沙对当地生态带来的变化,但当地人乐观向上的精神似乎从未变化过,他们总能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中国移动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偏僻乡村部署先进网络和数智化基础设施,不仅让当地的积极探索更加高效地达成了目标,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成本收益表现,也展现了中国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为全球干旱地区提供了一条珍贵的发展道路。